学生处(学生工作部)
当前位置:学生处(学生工作部)>> 心理健康
4种交流方式 拉近你和孩子的心理距离
来源:学生处 发布人:朱喜涛 阅读:次 发布时间:2020/5/11 9:44:58


      “我就是不想和妈妈说话!”7岁的桐桐是一名中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,近来,她已经好几天没有和妈妈好好说过话了,而桐桐的妈妈,虽说想和女儿好好说说话,但又不知道怎么样才能流利沟通。看着别的父母和自己的孩子无话不谈,桐桐妈妈很是焦急。 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,每次叫她好好做作业,她总是不好好做!真让人生气。”而桐桐却说:“我不喜欢一个人呆在屋子里写,我想在客厅做作业,可妈妈却不让。”“在屋里多好啊,安静,没人打扰。”桐桐妈妈接着说。“我就不喜欢就不喜欢!”说着说着,桐桐有点烦了,局面开始有点僵僵的味道。

    “其实家长完全可以问问孩子,为什么你一定要到客厅去做作业才舒服呢?为什么你觉得在自己的屋子里做作业不喜欢不舒服呢?”良老师分析说,家长在碰到类似这种情况时,不妨这样问一问。也许孩子觉得一个人在屋子里做作业很孤单,没人陪,所以做起作业来提不起兴致来呢;或许孩子喜欢在客厅做,是觉得客厅里有人陪她,她才有兴致做作业。但不管怎么说,家长首先要弄明白的是,孩子为什么要这样选择,她选择的理由是什么?“但不能明知道孩子不高兴,还要去强制要求她那样做,只会事得其反。”这样孩子觉得家长在尊重她的选择,也就会好好和家长沟通了。家长只有在弄清楚原因以后,才能理解孩子的想法,最好是能找到一个大人和孩子都舒服、都能接受的方法,事情才能解决。怎么做才能让孩子觉得他是好孩子“其实和孩子沟通,讲话技巧不是唯一方法。”关键是,家长和孩子在一起时,要让孩子觉得他就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。“这样孩子会觉得有种被认可的感觉,他就会有自信,有成就感,就会变得容易沟通。”“有这么个孩子,做什么事妈妈都不高兴。”后来有人和孩子聊天时,问了孩子一个问题说:“你觉得和妈妈做什么事你最舒服?”孩子回答:“和妈妈在一起打羽毛球时最舒服。”后来这个妈妈就经常利用和孩子打羽毛球孩子玩得高兴的时候,和孩子聊天,最后他们成功顺利沟通。当家长和孩子沟通不畅,心情不好时,其时也可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孩子听,比如说:我现在很生气,我很失望等。让孩子明白自己的感受,明白自己做完这件事情以后的后果,而不是一味地在孩子面前扯着嗓门大声发泄自己的不快和不满,那样也只会增加孩子逆反的情绪。
改变说很多父母都会走入这样一个误区,即理所当然地认为,大人说得对的,孩子就应该听大人的话。大人教孩子怎么做,孩子就得照着做。“其实许多时候不是你说得没道理,而是孩子心里不舒服。”孩子不舒服,就会有情绪,就不想和人沟通,大人也如此,反复下来的结果,就会形成很多沟通障碍。比如在对待孩子谈恋爱这件事上,家长认为孩子首先的任务是学习,所以不能在学习过程中谈恋爱。大部分的孩子都喜欢亲密 的接触:握握他的手,摸摸他的头,搂搂他的肩,搓搓他的颈背,顺顺他的头发,拍拍他的背等等。通常,适当地对孩子使用一些肢体语言,会产生非常正面的效果。

 
地址:郑州市新郑龙湖大学城南107国道西侧招生处 邮编:450000 365体育彩票_365bet体育娱乐场-【官方唯一授权】@/span> 就业办电话:(0371)56068693
郑州理工职业学院保留网站所有权利 未经允许不得复制、镜像 设计研发:实训与信息管理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