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专业培养目标
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传承技能文明,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,良好的人文素养、科学素养、数字素养、职业道德、创新意识,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,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,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,具备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,面向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的设备操作、工艺技术、工装设计、机电设备安装调试及维修和生产现场管理等技术领域,能够从事机械加工工艺编制与实施、工装设计与验证、数控设备操作与编程、智能生产设备维护与维修、产品质量检测与控制、生产现场管理等工作的高技能人才。
二、专业主要课程
1.专业基础课程:《机械制图》、《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》、《机械设计基础》、《工程材料及热成型工艺》、《电工电子技术》等。
2.专业核心课程:《金属切削机床与刀具》、《机械制造工艺》、《数控加工及编程》、《机械 CAD/CAM 应用》、《工装夹具选型与设计》、《液压与气压传动》、《机床电气控制技术》等。
3.专业拓展课程:《先进制造技术》、《现代机械装配技术》、《工业机器人应用》、《智能产线调试与维护》、《产品质量检测》、《现代企业管理》等。
三、专业就业方向
1.机械加工工艺编制与实施工程师:负责机械加工工艺的编制,根据产品设计要求和生产条件,制定合理的加工工艺路线,选择合适的加工设备、刀具和夹具。组织实施机械加工工艺,指导工人按照工艺文件进行生产操作,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。同时,对工艺过程进行监控和优化,及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工艺问题。
2.工装设计与验证工程师:设计各类工装夹具、模具等,根据产品结构和加工要求,运用机械设计原理和方法,设计出满足生产需要的工装。对设计的工装进行验证,通过试模、调试等手段,确保工装的性能和精度满足生产要求。对验证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,提高工装的设计质量。
3.数控设备操作与编程技师:操作数控机床进行零件加工,根据加工程序和工艺要求,正确操作数控车床、铣床、加工中心等设备,完成零件的加工任务。编写数控加工程序,运用数控编程语言(如G代码、M代码)和编程软件,根据零件图纸和加工工艺,编写数控加工程序。
4.智能生产设备维护与维修工程师:负责智能生产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,制定维护计划,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、清洁、润滑、紧固等操作,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。对智能生产设备进行故障诊断和维修,当设备出现故障时,运用专业知识和检测工具,快速定位故障原因,并进行修复。
5.产品质量检测与控制专员:运用各种检测设备和工具,对机械产品进行质量检测,如尺寸测量、形位公差检测、表面粗糙度检测等。分析质量检测数据,制定质量控制方案,对生产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和改进。
6.生产现场管理员:负责生产现场的组织和管理,制定生产计划,合理安排生产任务,协调人员、设备、物料等资源,确保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。对生产现场进行监控和管理,确保生产过程符合安全、环保、质量等要求。
四、专业特色或优势
1.课程体系与时俱进:专业基础课程从机械制图、公差配合等基础理论知识入手,为学生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。专业核心课程深入到金属切削、数控加工、机械CAD/CAM应用等高技能领域,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。专业拓展课程紧跟行业前沿,引入先进制造、工业机器人、智能产线调试等内容,同时融入现代企业管理课程,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,使学生成为适应产业升级和企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。
2.工学结合、全面育人:建设校内实训基地,模拟真实企业生产环境,配备先进的数控设备、生产线等实训设施,让学生在校内就能进行实操训练。同时,安排学生到合作企业进行岗位实习,参与企业实际生产项目,在实践中掌握专业技能,提升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,使学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,能够快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。
3.面向多领域技术融合:本专业面向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的多个技术领域,融合了机械、电气、自动化等多学科知识,培养学生的综合技术能力,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的工作场景中发挥专业优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