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者案:为进一步弘扬教育家精神,大力营造校园尊师重教氛围,强化师资队伍建设,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,助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,党委宣传部于教师节前后推出“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 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——郑理优秀教师风采巡礼”专栏,集中展现我校优秀教师的精神风貌和育人风采,以此向辛勤耕耘在教育一线的园丁们致敬。
在日新月异的数字时代,我们的校园生活正变得越来越便捷、智能。这一切的背后,离不开一群默默无闻的信息化建设者。他们,是数字校园的奠基人与守护者。贾俊,自2013年入职以来,已在理工这片热土上辛勤耕耘了十二个春秋,将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学校的信息化事业,见证并亲历了学校从“网络化”到“智慧化”的每一次跨越。
一、十二载坚守,同频共振理工信息化事业
从加入理工大家庭,自此便与学校的信息化建设结下了不解之缘。面对技术的飞速迭代,贾俊始终保持着强烈的学习热情和攻坚克难的勇气,从最初的网络基础架构搭建,到后来的各类应用系统建设,再到如今大数据、云平台的规划管理,他始终站在技术前沿,是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中流砥柱。
信息化工作看不见摸不着,是渗透在师生教学、管理和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里的“顺畅”与“高效”,贾俊这样理解自己的工作。这十二年的坚守,正是他对这份“幕后”价值最好的诠释。
二、勇挑重担,勇担信息化核心工程
作为信息化建设的核心骨干,贾俊深度参与并主导了学校多项关键信息工程。在基础网络升级方面:他参与了校园基础网络覆盖,骨干网络升级,校区之间的网络互联互通等项目的规划与实施,为全校构建了高速、稳定、安全的网络环境,成为了“智慧校园”的坚实底座。在应用系统建设方面:他参与并上线了“我爱理工”app、教务、学工、收缴费、流程审批(学生请销假、离返校、局域网开通、大型活动审批、教职工车辆登记、社会临时车辆预约)等系统。这些系统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的管理效能与服务水平,让“数据多跑路,师生少跑腿”成为现实。在数据治理与创新方面:面对“信息孤岛”难题,贾俊积极投身于校园融合服务门户的建设中,致力于打通各部门数据,挖掘数据价值,上线了综合校情、一卡通消费、迎新服务等数据驾驶舱,为学校的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。
三、建章立制,构筑智慧校园坚实基座
在热火朝天的信息化项目建设之后,贾俊的工作重心转向了更为根本的体系建设。作为核心成员,他深度参与了一系列信息化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工作。“这就像城市道路建好了,必须要有交通规则”,贾俊这样比喻。制定了信息系统编码标准、数据管理办法、网络安全管理规定、供应链应急预案等,目的就是让所有的数字“车辆”都能有序、安全地行驶,确保整个数字校园不“堵车”、不“出事”。这项工作繁琐却至关重要,它们共同构成了智慧校园的秩序,确保每一项服务都稳定、可靠,每一个环节都权责清晰、有章可循。这套规则框架,为学校信息化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基石。
四、淬炼成金,重大考核评估彰显成效
近年来,贾俊作为核心主力,亲身经历并应对了高职院校信息化评估、网络和数据安全检查、年度网络安全和信息化考核等多项重点工作。这些评估和考核,是对学校整体信息化水平的一次次全面“体检”。面对严格的指标和繁杂的材料要求,贾俊展现出极强的统筹和攻坚能力。他不仅需要深入理解考核标准,还要协调多个部门,将分散的工作成果系统性地整理、呈现。每次“迎评”和“备考”的过程都非常辛苦,但也是一个极佳的淬炼和提升机会。在他的有力推动下,学校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考核中的成绩逐年提升。
贾俊的工作业绩不仅校内屡获肯定,多次被评为“先进教育工作者”与“优秀共产党员”,而且获得了省级认可,2020年与2022年两度获评“全省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先进个人”。这份从技术深耕到管理创新的跨越,既见证了他十二年的成长轨迹,也坚定了他未来前行的方向。他将一如既往,以技术为笔,以管理为墨,继续在他热爱的这片理工热土上,描绘更加智慧、安全、便捷的数字新蓝图。
策划/党委宣传部
审核/季荣臣
编辑/朱昱函